有些糖尿病病友擔心餐后血糖升高,刻意不吃主食,長期下去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我們整理了8個能降低主食升糖速度的辦法,希望能幫大家穩定餐后血糖。
(文末附97種常見米面膳食的GI值)
1.加2種以上粗雜糧或豆類
蒸米飯或做饅頭時,加一些雜糧豆類,可以增加食物整體的膳食纖維含量,降低GI值(血糖生成指數),增強飽腹感,延緩升糖速度。
與單一粗雜糧相比,加2種以上的粗雜糧,餐后血糖更平穩。
提示:
每次加入1/3~1/2的粗雜糧,煮粥最好放一些雜豆,如紅豆、綠豆、花蕓豆、豌豆、鷹嘴豆等。
粗雜糧不易消化,吃多了容易脹氣,胃腸功能弱的人要少吃。
常見粗雜糧推薦:糙米、黑米、玉米面、全麥面粉、蕎麥、莜麥、小麥、燕麥、藜麥、青稞、小麥胚芽、黑麥、薏苡仁等。
2.搭配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搭配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肉、蝦、豆腐等,其血糖生成指數比單獨的米飯低,可以延緩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
此外,蛋白質比同等熱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飽腹感更強,可以降低主食的攝入量。
提示:
建議每天5 份蛋白質:包括1 兩(50克)魚、1 兩(50克)肉、1 個雞蛋、1 袋牛奶和1 份豆制品。
3.搭配100克以上的蔬菜
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米面主食搭配升糖慢的蔬菜一起吃,可以降低整體的餐后血糖。
吃飯時,先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還能增加飽腹感,減少主食的食用量。
提示:
菜與米面主食的量至少應該達到1:1甚至更高。
選擇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蔬菜,如竹筍、萵筍、芹菜、綠葉蔬菜等。
4.吃飯時加30毫升左右的醋
米飯中加醋,不僅能夠降低GI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不過只有一次食用6%乙酸濃度的醋30毫升左右(約2~3茶匙),才可以發揮降糖作用。
吃醋宜長期少量,每天吃2~3茶匙醋即可。
提示:
GB開頭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釀造醋,SB開頭是配制醋。GB/T19777是山西老陳醋專用標準。
醋中含有鈉,加醋后少放鹽。
醋有一定的腐蝕性,不宜空腹吃,有消化性潰瘍的糖尿病病友,盡量少吃。
5.煮熟后放涼再吃
把米飯或饅頭蒸熟后放涼,能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減慢消化速度,降低升糖速度,即使再加熱對抗性淀粉的影響也不大。
提示:
米面及薯類含有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前者更容易產生抗性淀粉。而糯米幾乎不含直鏈淀粉,所以冷卻后對口感影響不大,升糖速度也同樣很高。
6.煮的時間短一些
煮的時間越久,食物越軟爛,也就越容易消化吸收,升糖速度越快;縮短蒸煮時間,增加食物硬度,可以降低血糖升糖速度。
例如意大利面、烏冬面在所有面條中的升糖能力最慢,原因之一是其口感比較硬。
如果咀嚼和腸胃沒問題,盡量吃煮的時間短一些的米面主食。
提示:
把面條煮至半熟,撈出來過冷水,然后繼續煮,面條不容易煮爛,口感比較筋道,更耐咀嚼。
7.主食放在最后吃
主食放在一餐的最后吃。先吃蔬菜和蛋白質食物,然后再吃主食,有助于減慢吸收,延緩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提示:
如果不能接受空口吃主食,可以先吃蔬菜,再吃肉類+主食。
8.小口吃,多嚼一會
延長咀嚼時間可以減少進食量,增加飽腹感,減緩血糖升高的速度。
如果吃得過快,大腦接收飽腹信號遲于吃飯速度,容易導致進食過多,讓血糖升高的速度增快。
提示:
早餐保持15~20分鐘,中晚餐保持30分鐘。
小口吃飯,細嚼慢咽,每口飯菜咀嚼25~30次。
97種常見米面膳食的GI值
※GI值(血糖生成指數)越高食用后引起的餐后血糖的反應越大,大于70屬于高GI食物;低于55屬于低GI食物。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幫我們點點“贊”和“在看”吧!
數據來源:
[1]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M].第6版/第一冊.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8.32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