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男子每天1斤楊梅狂吃20天要做血透》的新聞沖上百度熱搜。據報道,有位病人,因為過量吃楊梅渾身乏力,雙腿都抬不起來。結果在臺州醫院檢查發現血鉀7.24mmol/L,已經超過6.2mmol/L的危急值,而且患者的肌酐值708μmol/L,已達到尿毒癥期,醫生緊急給其做了血液透析等治療,透析后情況逐漸好轉。記者采訪有關專家了解,腎不好的人群要少吃楊梅,而且像牛油果、榴蓮、香蕉、番石榴、哈密瓜等也要少吃,否則很容易引發高血鉀癥。酸酸甜甜,楊梅含鉀量高
夏季食欲不振,吃一口酸酸甜甜的楊梅,汁水豐腴,美不勝收。正因為太好吃,以至于有不少人過量食用楊梅。尤其對于腎不好的人來說,過量吃楊梅,后果很嚴重。
據報道,近日,浙江臺州醫院已經收治了兩例因吃過量楊梅送醫的病人了。該院腎內科主任徐光標表示:“楊梅屬于含鉀量比較高的水果,2兩楊梅中的含鉀量就達到149mg,雖然鉀對人體來說不可或缺,但對于腎功能不好的人來說,腎臟無法排出過量的鉀,血鉀升高,就成了‘高鉀血癥’。”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治醫師田爽告訴記者,腎臟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所以在腎功能不好的情況下,尿中鉀的排泄減少,有的病人表現為少尿,鉀是排不出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出現高鉀血癥。如果再攝入高鉀的水果就更容易出現高鉀血癥。
不僅楊梅含鉀量高,田爽指出,牛油果、榴蓮、香蕉、番石榴、哈密瓜等水果的含鉀量都特別高。
腎病患者排鉀有困難
據記者了解,鉀是機體重要的電解質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調節滲透壓與酸堿平衡,保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心肌的正常功能。具體來說,血鉀僅占總量的0.3%,正常血鉀濃度為3.5-5.5mmol/L,成人每日需鉀主要來源于飲食,腎臟是排鉀的主要器官。而因為腎臟疾病無法排除體內的鉀時,就會導致人體鉀過量時,從而引發高血鉀癥。此時病人會出現以下三種表現:
1、神經肌肉
病人可出現疲乏無力,四肢松弛型癱瘓,動作遲鈍、嗜睡等癥狀。
2、心臟
高鉀血癥最主要的毒性作用是心肌,表現為心肌收縮功能降低,心率減慢、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及心跳停搏。血鉀越高,越容易出現心室顫動。
3、血壓
引起血管收縮等類缺血癥,出現皮膚蒼白、濕冷、麻木、酸痛等癥狀。
在腎內科,醫生要詳細對腎病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控制高鉀食物,常見的如菌類、豆類、杏、桃、紅棗、香蕉、柑橘、堅果、海帶、紫菜、土豆等,尤其是慢性腎衰患者,需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