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內分泌代謝疾病前沿進展論壇順利召開,眾多權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血糖管理中國方案”,旨在通過分享前沿學術成果和特色臨床案例,助力我國患者實現個性化的血糖管理,構建血糖管理新生態。 論壇上,發布了一項關于當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調研結果,該調研覆蓋1311名糖友及家屬,旨在了解當今糖尿病患者對于血糖管理的現狀及其深層原因,為醫患共管提供數據支持。 《糖尿病之友》雜志薛妍妍分享患者血糖管理調研數據 認知水平提高,血糖管理挑戰依舊嚴峻 上述調研結果顯示,隨著糖尿病防治納入“健康中國2030”計劃以及社交媒體疾病科普的普及,大眾對糖尿病的認知顯著提升。 其中,超過30%的受訪者對疾病知識有深度了解,包括血糖標準值等信息,70%以上的受訪者愿意分享血糖報告和控制情況,展現了疾病管理意識和意愿的提升。 然而,盡管認知水平提高,超過半數的治療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仍未達標。南京鼓樓醫院內分泌代謝病醫學中心主任朱大龍教授指出,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多個器官造成損害,甚至威脅生命。 南京鼓樓醫院內分泌代謝病醫學中心主任朱大龍教授分享我國糖尿病治療之需 這可能與我國飲食習慣及多種治療經歷有關,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近日一篇文章顯示,在20個調研國家中,中國飲食的升糖指數(GI)最高。因此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血糖管理方案至關重要。 探索簡便血糖管理方案,破解“雙高”難題 針對當前糖尿病管理的痛點,朱大龍教授認為復方制劑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制劑能夠模擬人體生理基礎胰島素分泌,平穩控制全天基礎血糖,并根據進餐時血糖升高程度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波峰。這種雙效作用有助于解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高的問題。 此外,基礎胰島素/GLP-1RA復方制劑已在多個臨床研究中展現出其優于單一藥物治療的效果。它不僅能提高血糖控制的效率,還能減少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的風險。在《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中,復方制劑被納入老年患者簡化治療的選擇之一,獲得了高度評價。 朱大龍教授進一步指出,血糖管理是多維度的,需要患者積極學習糖尿病管理知識、定期監測血糖,并得到家庭在運動、飲食方面的支持。“醫患雙方應共同探索適合個體的血糖管理模式,實現簡便高效的血糖管理。”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