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不好如何選擇
雜糧薯類
經常聽到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的主食要包括雜糧和薯類,可我胃腸不好,吃什么都脹氣,吃玉米、紅薯類的食物更難受,怎么辦呢?
對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選擇哪些雜糧薯類食材需要特別仔細。
大部分人認為,吃雜糧薯類,就是吃玉米和甘薯(包括紅薯、紫薯等)。其實這兩類食物對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對胃腸功能都比較有挑戰性,容易引起胃脹、腹脹甚至胃痛等不良反應。
“二米飯”“三米飯”口感好
如今物質豐富,可選擇的食材種類繁多,如果把雜糧品種換成小米、大黃米、糙米、磨皮燕麥等,和大米混合烹調成“二米飯”“三米飯”,口感就要好得多。
如果煮飯時比普通米飯多加25%的水,提前浸泡2小時再煮,然后剛煮好時趁熱吃,會發現雜糧飯的口感細膩而柔軟,非常好吃,也較好消化。
放棄紅薯紫薯選山藥
而薯類食品的選擇,不妨放棄紅薯、紫薯,選擇質地緊實的鐵棍山藥。
傳統養生認為優質山藥有益脾胃,民間也認為山藥養人,能強壯身體,這些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科學研究的證實。
山藥易消化
從淀粉性質來說,山藥淀粉平均粒徑小,相對表面積較大,表面存在眾多可向顆粒內部滲透的毛孔,有利于淀粉酶進入淀粉粒進行消化。
此外,山藥淀粉中支鏈淀粉含量較高,用不同方式烹調后消化速度都比較快。
在不同種類的山藥中,口感越是軟糯的,通常支鏈淀粉含量就越高,意味著這類山藥就越好消化。
山藥有利于胃腸道
有動物研究表明,山藥能促進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使小腸黏膜厚度增加,并提升小腸中消化酶的活性。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腸炎等患者,往往存在小腸黏膜受損或炎癥、腸道屏障受損的情況,顯然吃山藥對其是非常有益的。
和紅薯、紫薯相比,山藥質地細膩、粗纖維含量較少,對胃腸道不會產生很大的刺激。即便是有消化道黏膜損傷的人,也不必擔心吃山藥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機械性破壞。
山藥中雖然也含有多酚類物質,但總量沒有紫薯那么高,不至于嚴重降低消化酶的活性。
土豆里的“龍葵堿”這類有毒生物堿對消化道有傷害作用,而山藥中幾乎不含有這類物質。
這些妨礙消化吸收的因素,在口感上表現為“澀”。所以,口感香甜、澀口較輕的山藥,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山藥選購烹飪有竅門
壚土鐵棍山藥是最佳的
從食材選擇來說,選擇質地緊密、口感軟糯的山藥,壚土鐵棍山藥是最佳的。
含水量過大的山藥只能做菜,淀粉含量高的山藥才能充分起到改善消化、強健身體的作用。
按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天50~100克薯類,只需在早晚用餐時吃手指頭那么長的兩段山藥,替換等量米飯就可以了。
新鮮優質山藥清香可口,配菜吃味道也很好。
千萬不要做成拔絲山藥
從烹調方法來說,只要充分烹調熟化就可以。常壓蒸熟、壓力鍋加少量水蒸熟、放在電飯鍋里和大米飯一起煮熟,或者切成丁放入粥鍋里煮熟,都是可以的。
但千萬不要做成拔絲山藥之類油炸、加糖的食品,吃的時候最好不要蘸白糖。
可以不削皮直接烹調
有些人一接觸山藥皮就會發癢,對削皮工序感覺非常煩惱。實際上,可以不削皮直接烹調。比如把鐵棍山藥洗干凈,帶皮切段直接上籠蒸20~30分鐘就可以了。
優質的山藥蒸熟之后皮質薄而干爽,在山藥皮表面用小刀或指甲尖輕輕劃一個口子,挖一下有毛的地方,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薄皮撕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