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萬物皆有靈,蚊子除外!人類對于它的控訴,可以說上幾天幾夜:
啥地方都能被咬一口,腳底心、手指關節、眼皮、嘴唇……吸血就算了,還腫;腫就算了,還癢;癢也算了,還會留印……
好不容易躺下睡個覺,一關燈就開始在耳邊“嗡嗡”,開燈死活找不到……
蚊子還是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寨卡病毒、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傳染病的攜帶者,絕對的人類的第一大殺手……
是時候,拿出我們的滅蚊裝備了!
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蚊帳、電蚊拍、滅蚊燈等物理裝備防蚊滅蚊,大家還常常使用更高效的“化學武器”——驅蚊、滅蚊類產品,也有人疑惑:噴了那么多驅蚊液,咋還沒咬呢?
emmm……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對。快跟著江江和蘇蘇一探究竟!
為什么噴了驅蚊液,
還是被咬?
有三種可能:
驅蚊成分沒選對;
使用方法不正確;
防護時間到了沒補涂。
先來看看有效成分。
驅蚊,主要是指通過破壞蚊子的“導航系統”,讓它忙碌半天找不到我們,常做成驅蚊液(乳、霜、花露水)。
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和美國環境保護署通過檢測認可的具有驅蚊效果的有效成分有如下6種:
避蚊胺(待乙妥/diethyltoluamide,縮寫為DEET)
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
驅蚊酯(IR3535)
檸檬桉油 (OLE)
對薄荷烷二醇 (PMD)
2-十一酮 *避蚊胺是一種略刺激易揮發的驅蚊溶劑,嬰童慎用。
滅蚊,主要是通過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如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影響蚊蟲的神經系統,先是誘發蚊蟲興奮,繼而讓其神經傳導阻塞導致麻痹死亡。常做成滅蚊噴霧、蚊香、電蚊香液/片等。
所以,先看看你購買的該類產品,有沒有包含對應的成分哦。如果成分是對的,還總是被咬,那可能使用方法出問題啦!
驅(滅)蚊類產品的
正確使用方法
1.驅蚊液(乳、霜、花露水)
正確使用:此類產品的使用方式一般為“涂抹”,不能用于眼睛及其周圍皮膚;不能用于皮膚破損處;皮膚過敏者禁止使用。
不能出現“允許兒童使用、兒童專用”等文字或者圖案描述,驅蚊類產品的使用方法是“涂抹”,如果涂抹在嬰幼兒手上,小孩子又有愛啃手的特點,會影響孩子健康。
2.蚊香、電熱蚊香液(片)
正確使用:注意防火,應放置在水泥、瓷磚、大理石等臺面上使用,遠離易燃物質。蚊香點燃后會產生灰燼,應選非易燃品的磁盤、鐵盤等作為接灰盒。電熱蚊香液需通電使用,注意用電安全,使用后應及時關閉電源燈,并保證液瓶直立向上,避免藥業灑出等。
使用時注意通風。蚊香點燃后會產生煙霧,不宜在密閉的房間內使用,使用時應適當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過敏者禁用,使用時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3.殺蟲(蚊)氣霧劑
在使用時,嚴禁一個房間內使用多種氣霧劑產品。嚴格按照產品上面標注的使用方法進行操作,應按照房間面積適量使用,勿向人體及食物噴灑。
過敏者禁用。注意貯存安全,氣霧劑類產品易爆,不要放置在陽臺、汽車駕駛室等陽光直射及溫度高的地方。
驅蚊手環、驅蚊貼
真的驅蚊嗎?
把網紅的、兒童孕婦使用比較多的驅蚊手環和驅蚊貼,單獨列出來再聊一下。
要問它有用嗎?
有,主打一個社交功能,心理安慰。
市面上這類產品大多宣傳使用香茅、薰衣草、丁香等天然植物精油調和而成,安全、無毒,絕對不含驅蚊胺等化學成分,成人小孩孕婦都能用,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驅蚊貼、驅蚊手環的國家標準,僅依靠企業標準來進行質量控制,導致市面上產品質量層次不齊,有效無效且不說,安全問題就另當別論了。
不可盲目相信產品包裝上所標識的“嬰幼兒、孕婦專用”等宣傳
我國的驅蚊產品并無嬰幼兒或孕婦使用的等級,也沒有相關法規和標準規定嬰幼兒和孕婦使用的驅蚊產品的技術要求。
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經過農藥登記,并取得農藥生產批準證書的正規產品。(查看包裝上是否有標注)
所以,家長們不要過分迷戀驅蚊手環和驅蚊貼了。
最后,驅蚊液的使用是“涂抹”哦,記得:噴一噴,還要抹一抹。(有的家長,那是嘎嘎一頓猛噴,就完事了,記得裸露的皮膚上再涂抹下。
)通常最多管6小時,長時間戶外記得補涂一下。參考
1. 黃旭君,.談談驅蚊這件大事兒[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19,(05):58-59.
2. 孫艷萍,.驅蚊類產品的正確使用[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0,(08):28.
4. 戴航,謝文緘,陳偉萍,李露,陳朝堅,侯向昶,林文進,張志花,.驅蚊貼、驅蚊手環中甲苯的健康風險評價[J].當代化工,2017,(03):426-428.
5. 戴航,胡曉露,謝文緘,賈芳,任鄭驊,李珮斯,陳朝堅,陳瑞敏,.驅蚊貼、驅蚊手環產品質量安全研究[J].當代化工,2017,(01):39-41.
有用的知識又增加了!點贊+轉發分享(不叮包)~
*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注明來源:
江蘇疾控(微信號:jscdc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