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喝茶嗎?茶是我們中國自古相傳的飲品,可以生津止渴,調節身體,甚至還能延緩衰老。
而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功效,但對于身體的好處都是一樣的,華西的研究就發現,不管什么茶,每天喝3杯都能提供抗衰老效果。
一、華西研究:每天3杯茶,有效延緩衰老
2023年11月21日,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趙星教授團隊在《柳葉刀》子刊上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
發現每天飲用約3杯茶或攝入6-8克茶葉可能具有明顯的抗衰老效果。
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茶飲都具備這種“養生茶”的功效!高糖、高鹽、高熱量的奶茶并不在研究范圍內,綠茶、花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等,這些茶類才更具有養生價值。
其實,除了抗衰老之外,適當喝茶的好處多多,若能長期堅持,或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效果:
1.提神醒腦,利尿解乏
茶葉中的咖啡因能夠增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讓人精神振奮,提升思維和記憶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幫助迅速緩解疲勞感。
此外,喝茶還能刺激腎臟,促使尿液快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內停留的時間。
2.有助于降脂減肥
茶葉中的咖啡因、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量,有助于消化。茶中含有的芳香族化合物能夠溶解脂肪,防止脂肪在體內積聚。
3.降低“三高”風險
喝茶可以有助于調節老年人群的“代謝綜合征”。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如兒茶素,具有多種有益功效,包括抗氧化、降低血壓、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減少體脂形成等。
4.減低“患癌”風險
研究表明,飲用各種茶與降低胃癌、結直腸癌、膽道癌、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有關。
茶葉的防癌效果主要歸因于其所含的茶多酚類物質,而這些物質在發酵過程中會受到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而降低含量。就預防癌癥而言,綠茶和白茶,尤其是不發酵或輕微發酵的茶葉,被認為效果最佳。
二、再喜歡喝茶,這4種茶也能不喝就不喝
我們國人都愛喝茶,無論是早晨工作,還是下午閑暇時光,乃至晚上朋友小聚,都會泡上一壺茶,細品其中滋味,從中感悟到生活的些許寧靜。
但就算再喜歡喝茶,也有4種茶要避開,為了身體健康,能不喝就不喝。
1.過濃的茶
喝太濃的茶容易導致心臟不適,因為茶葉含有咖啡因和茶堿。此外,濃茶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元素反應,影響鐵的吸收。
2.焦味的茶
制作過程中烘烤過度的茶葉會產生焦味,其中的有效營養成分和滋味受到破壞,可能含有致癌物。
3.空腹的茶
尤其是綠茶,因為其中茶多酚和咖啡堿含量高。
空腹喝茶會刺激胃部,導致胃痛、心慌和頭暈等不適感。特別是對于腸胃不佳的人來說更應避免喝綠茶。
4.飯后的茶
不宜在飯后立即喝茶,最好等待至少1小時。茶中的鞣酸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導致消化不良。
此外,鞣酸還會與蛋白質結合,影響鐵元素的吸收,可能導致便秘。
三、茶葉過了保質期,能喝嗎?關鍵看3點
一般的茶葉包裝上都會標明保質期,而這實際上是指茶葉的“最佳飲用期”,即茶葉在保持最佳香氣、口感和滋味的時間段。
然而,判斷茶葉是否適合飲用并不僅僅依賴于這個數字,更重要的是要觀察茶葉是否發生了“變質”。要辨別茶葉是否變質,可以采用“一聞二看三泡”法:
①聞:綠茶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和吸濕性,容易吸收異味。如果茶葉失去了原有的香氣,出現了陳味或者霉味,則最好不要食用。
②看:變質的茶葉色澤暗黃,葉片不再脆而變得松軟。而未變質的綠茶通常顏色鮮亮,含水量在7%左右,可以輕易搓捏成粉末。
③泡:取一些茶葉泡一會,觀察茶湯的顏色和濃度是否正常。如果茶湯變得渾濁,則表示茶葉可能已經變質,不宜再飲用。
影響茶葉品質的主要因素包括溫度、光線和濕度。通過控制或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可以更好地保持茶葉的質量,延長其最佳飲用期:
1.分裝后保存
將茶葉分裝成小包裝,并密封保存。避免將茶葉整袋放入冰箱冷藏,因為冰箱中可能存在異味、潮濕或微生物污染的問題。分裝后的茶葉可以隨取隨用,避免反復開啟導致潮濕或污染。對于罐裝茶葉,可以用膠帶再次封口,增加密封性。
2.存放時避光
常溫保存的茶葉應避光存放,不要直接暴露在透明玻璃罐或透明袋中,因為光照會加速茶葉的氧化變質。
3.放至室溫后再拆開
取出冰箱中的茶葉后,應放置在室溫下適當緩沖一段時間,等茶葉恢復到常溫后再打開包裝。這樣可以避免外界溫度、濕度較高時在包裝表面形成冷凝水,進而導致茶葉受潮,影響口感和保存期限。
總結: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我們健康生活的伙伴。想要充分享受茶的益處,需要學會正確飲用和保存,才能將其健康效果發揮到極致。
參考資料:
[1]《喝茶養生更長壽!柳葉刀子刊:我國學者研究發現喝茶能減緩衰老,每天喝大約3杯茶或6-8克茶葉效果最顯著!》.生物谷.2023-11-28
[2]《春日茶好,喝茶好處多多,但別犯這些錯!》.人衛健康.2022-04-04
[3]《長期喝茶,有什么健康優勢?》.廣東疾控.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