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江蘇馬拉松賽事迎來“大爆發”。
4月6日,2024蘇州東太湖半程馬拉松、2024張家港長江半程馬拉松;
4月14日,2024金壇茅山半程馬拉松、2024蘇州馬拉松、2024江陰半程馬拉松、2024鹽城馬拉松;
4月21日, 2024南京仙林半程馬拉松、2024常州大運河半程馬拉松、2024南通馬拉松……
(2024南京江寧大學城半程馬拉松。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邵丹 攝)
據不完全統計,3-4月江蘇各地共將舉辦各類馬拉松賽事27場。越來越多的跑者加入馬拉松大軍,但每年也總有人因長跑倒下,其中不乏跑步多年、經驗豐富的人,最常見的危急情況就是心梗和心臟驟停等。
所以,關于跑馬拉松的健康提示,還是要關注一下!
馬拉松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它對參賽者的身體狀況有著較高的要求,科學的賽前準備、合理的完賽節奏以及健康的賽后休整都必不可少。這里為你準備了一份詳盡的備賽錦囊,一起來看!
賽前訓練錦囊
訓練一:維持基礎跑步能力
跑步:3-4次/周
對于大眾跑者而言,想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無論任何季節,都要保持基礎的跑量。一定量的訓練,可以讓跑者體內的毛細血管開放,有助于促進血液微循環;其次這也會增加跑者的細胞線粒體,讓身體儲存更多的能量;同時通過保持訓練,身體會更有效地使用能量儲備,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訓練二:建立強大的臀部
強化背部力量:2次/周
臀肌在運動中負責控制膝蓋上方股骨,如果臀部力量不足,會造成跑步中不必要的不平衡,會加快體力的消耗。跑者可以在家每天進行單腿臀橋的動作訓練。這個動作能很好地提高核心穩定性和協調力。
訓練三:加強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訓練:2-3次/周
強大的核心力量有助于提高身體在跑步中的穩定性,同時讓跑者的上下半身更有效地協調。除了各種平板支撐訓練外,還可以用俄羅斯旋轉來加強腹部斜側肌群,或通過旋轉踩單車及空中踩單車來訓練下腹部、腹部斜側和臀部肌肉。
訓練四:嘗試新的肌肉運動
交叉訓練:1次/周
交叉訓練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方式,可以鍛煉身體的多個部位,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協調性。無論是通過游泳還是在健身房使用劃船機等訓練方式,都可以使跑者更好地適應馬拉松比賽中的各種情況,提高比賽表現,降低跑步受傷的風險。
參賽安全錦囊
1.在參賽前進行一次體檢,尤其是心電圖、心臟彩超等專項檢查,清晰了解并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不要帶病參賽。
2.掌握基礎急救知識,在比賽中如遇身體不適,不盲目堅持到底、不盲目挑戰極限,而是應及時向就近的醫療人員、志愿者求助,積極配合治療。
3.發槍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根據氣溫及自身情況適當補充水分和能量,不過度補給、不過度飲水。
4.參賽過程中量力而行,及時識別胸悶、胸痛、心律不齊等危險征兆,控制比賽節奏。
賽中突發應對錦囊
1.岔氣(運動性腹痛)
(1)調整跑步的速度;
(2)調整呼吸方式,采用腹式呼吸,盡量平穩運氣;
(3)轉移注意力。
2.肌肉抽筋
如果比賽有醫護站點,找專業醫生對小腿進行按摩。如果沒有醫療站點也不必驚慌,把腿伸直、勾住腳尖、一邊按摩小腿肌肉,用拇指掐揉小腿肚子中央的承山穴,緩解肌肉痙攣。
3.崴腳(踝關節急性扭傷)
(1)扭傷時如有劇烈疼痛感,應該立即停止比賽,并降低身體重心,輕微轉動踝關節;
(2)如果出現錯位感和撕裂疼痛感,3—5分鐘后受傷位置出現腫脹充血,應該停止比賽并立即求助醫療,進行5分鐘—15分鐘的冰敷、加壓,用繃帶裹住患處減少內部毛細血管出血,減少水腫,并盡量減少用患處著力;
(3)扭傷后無劇烈疼痛,也沒有錯位感,腳踝活動不受限制,并且繼續著地只有輕微疼痛,這種情況可以酌情考慮繼續比賽。
賽后放松錦囊
1. 不要立刻停下休息
完賽后應使身體各部位慢慢放松下來,建議跑完后漫步幾百米,等全身徹底放松后,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活動。
2.適當補水 切忌暴飲
運動后不要立即去攝入水分,應當通過緩慢走動等方式,把心律恢復到正常水平,再去攝入適量水分。其次是最好喝溫水,不要刺激血管;喝水速度要放緩,少量多次逐漸補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即可。
3.科學降溫 不要貪涼
大汗之后,體表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的狀態,如果突然遇到冷水的刺激,血管收縮,會增加心肺的負擔,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等不舒服的感覺;鍛煉后肌肉疲勞,受到冷水的刺激,可能引發抽筋。因此,在大量運動后一定要在休息得心率正常,體溫正常后再洗澡或者沖涼。
4.警惕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易發生在骨骼應力集中的部位,多發于脛骨、跖骨和橈骨,與超強度訓練或姿勢不當有關,多發生于頻繁長跑、越野訓練或單一課目超負荷訓練中。疲勞性骨折的病癥顯現一般都是在比賽后,局部有輕度腫脹和壓痛感,需要馬上求助醫療機構并在確診后進行科學治療,愈合后一定要做康復性訓練。
最后,希望每一位跑者都能享受馬拉松運動的快樂,科學訓練、健康參賽、順利完賽、平安回家!
參考
1.江蘇省體育局:馬拉松比賽中 這些常見突發狀況如何應對
2.新華網:這些急性損傷的處理方法,跑馬的人都應該了解
3.中國田徑協會:路跑安全倡議書
4.澎湃新聞:促進運動表現的6個好習慣,你養成了嗎